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體外膜肺氧合(ECMO)臨床應用技能研討班”在北京圓滿舉辦
2025年6月28日,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主辦,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承辦的“體外膜肺氧合(ECMO)臨床應用技能研討班”在北京圓滿召開。本次研討班特邀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等多位專家講師,共同探討ECMO臨床應用的前沿話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60余位重癥醫學領域同仁參會學習。
會議現場 會議伊始,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李剛教授為本次研討班作開場致辭。他首先向蒞臨授課的各位專家及講師致以誠摯感謝,并強調,本次研討班旨在推動重癥醫學科體外生命支持技術的協同發展,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體外生命支持技術應用的均質化、規范化發展,進而提高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專委會主任委員李剛致辭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ICU副主任醫師田夏秋圍繞《心血管大手術后血管活性藥物及變力性肌力藥物的應用選擇》展開分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ICU主任劉楠以《ECMO 的氧合優化策略》為題,系統講解氣體交換效率提升路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ICU主治醫師王糧山結合《ECMO適應癥、上機時機選擇及血管活性藥物變力性藥物的應用選擇》剖析臨床決策關鍵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ICU主任王紅針對《ECMO 的抗凝管理》從凝血監測到用藥方案進行全流程解讀。 中日友好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晨聚焦《ECMO的血流動力學監測及左心減壓》演示超聲引導下的精準干預。 河北中石油中心醫院EICU副主任醫師邊毓堯分享《ECMO的機械通氣支持》的呼吸循環協同策略。 中日友好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慧解析《ICU常用心梗四項/五項指標在評估ECMO病人心功能中的價值》,為臨床監測提供量化依據。 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日友好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段軍通過《重癥超聲在ECMO病人心功能評估中的作用》,展現可視化技術的應用場景。 中日友好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劉寶帶來《ECMO中的院感監測與防控》專題授課,強調多學科協作在院感防控中的關鍵作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ICU副主任醫師江春景以《ECPR》為題展開授課,分享ECPR在院內心搏驟停及院外急救場景中的實戰經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ICU副主任醫師辛萌聚焦《ECMO的容量管理》進行授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ICU副主任醫師李呈龍圍繞《靜脈-靜脈體外膜氧合》展開專題教學,通過臨床病例演示不同病因下的VV-ECMO模式調整技巧。 中日友好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馬軍宇就《不同心功能狀態下ECMO的參數設置及流量調節》進行授課。 中日友好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吳筱箐帶來《ECMO 過程中的CRRT的時機與管理》專題分享,深入剖析ECMO與CRRT聯合應用的臨床場景。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ICU主治醫師張雙龍分享《ECMO過程中下肢缺血的防治》全流程操作。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ICU主治醫師劉芳針對《超聲鑒別診斷:應激性心肌病、心梗階段性室壁運動障礙、膿毒癥心肌抑制》進行操作規范教學。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ICU主治醫師張奇鋒演示《ECMO的建立及撤機》。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ICU護士長郭淼針對《ECMO管路監測及常見報警的處理》進行操作規范教學。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ICU副主任王征帶來《ECMO過程中南北綜合征的識別及對策》專題授課,分享復雜病例的多學科聯合救治經驗。 作為專委會年度重點學術項目,本次研討班內容聚焦ECMO支持的適應癥、支持過程中的藥物調整、參數優化、實時監測及并發癥處理等行業重點難點問題,通過專家授課、臨床經驗分享等多元形式與學員深入交流,為非公立醫療機構重癥醫學專科的學術交流搭建了優質平臺,為持續推動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重癥醫學事業發展貢獻力量。